
11月15日,为了更好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发展战略,西南财经大学统战部和民盟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举办了“共同富裕”专题线上研讨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学校民盟委员会盟员、兄弟党派老师以及学校学生。会议由民盟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主委、国际商学院教授陈丽丽主持。

会议首先邀请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韩文龙副教授做“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的主题报告。韩文龙从范围、内容、方式和进程解读新发展阶段下共同富裕的新内涵,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论,并从发展理念、发展格局、技术、制度和权力等方面分析探索共同富裕的各种实践路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曾婷副教授作“我国富裕阶层的工资、收入与财富流动性”的主题发言。她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提供的翔实微观数据为基础,系统描述和分析了2010-2017年间中国富裕阶层的工资、收入与财富的分布和流动性等特征。研究发现,与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富裕阶层的收入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其中,收入和财富最高的1%的家庭从工商业经营中获得主要收入,并且其工商业资产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家庭。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安全副教授作“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不平等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他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了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不平等之间的事实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缴存公积金的家庭会持有更多的住房资产,其中在2015年到2017年,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未缴纳公积金家庭的住房资产基尼系数要上升更多。公积金引起组间和组内的住房不平等的主要机制是信贷效应。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李雨浓教授作“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分析”主题发言。他运用资金流量表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率远低于绝大多数其他国家,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率也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我国居民消费从2016年开始增长逐步趋缓,并进一步受疫情冲击,而2017和2018年由于社保缴费增量较大,导致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比较显著。
陈丽丽教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财富分配属于经济学福利研究的范畴,背后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财富分配是需要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研究,如果缺乏丰富的数据和明确的方法与概念界定,就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也将直接影响我国各种共同富裕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评价。因此,她建议需要整合当前官方和民间机构获得的各种财富分配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社会捐赠和慈善等领域信息共享,并在加速我国税制改革过程中通过逐步丰富的我国税收数据来科学精准推进我国共同财富政策的有效实施。